close

    或許是因為習慣的關係,當我在看這部電影的當下其實是沒有什麼感覺的。但事後回想劇情時,我突然感到一陣心酸和忌妒。

    心酸。是因為男主角要被帶至集中營時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深愛的妻子也上了要去集中營的火車,但他卻無能為力。那是怎麼樣的心情?他甚至連悲傷的權力都沒有,因為他的兒子正在身邊,他必須保護他、照顧他、甚至要讓他保有純真美好的童年。他一次又一次的在兒子的面前運用自己的機智──他當初也是這麼追到他的妻子的──保護他。而最讓我感動的是,明明身處於看不見明天的處境,卻有很多人幫忙男主角圓謊,甚至是保護男主角的兒子。男主角最後更為了他深愛的妻子,命喪於納粹的槍下,而即便知道自己已不可能存活,卻又為了可愛的兒子,在最後關頭還是保持著俏皮的笑容。他保護了心愛的妻子和兒子,他成功做到了我心目中一個男人應該要有的行為。

    而同樣的,我非常的忌妒那個小孩。他擁有世界上最愛他的父母,雖然身處於那樣的環境,卻還保有純真的童年,這除了他的爸爸的努力,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靠運氣和旁人的協助。我不禁問起自己,這世上還有這麼樣的人們嗎?又或是,只有身處於如此的亂世中,這麼樣的真性情才會浮現。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我只覺得荒唐和諷刺。

    還有,從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開始就一直很疑或,為什麼納粹要屠殺猶太人?如果是為了證明種族的優越的話,世界上的少數民族不少啊,為什麼偏偏要選猶太人?但我更想問的是,屠殺某一個種族真的能證明種族的優秀與否嗎?其實在我看來,這不過就是一種野蠻的行為罷了,就好像是兩個小孩子吵架,那麼那兩個小孩子也會連帶的遷怒至與對方交好的人、事、物上,真是幼稚的可以。

    我在搜尋這部電影的資料時有看到一句話──聽說是劇中的一段話,但我沒注意到──:沉默是最有力的吶喊。但其實我在這部電影中並沒有看到與這句話相符的情形。劇中的猶太人們一昧的沉默,只會讓那些德國人誤以為猶太人是一個卑賤的民族,不懂得反抗,以至於更加的看不起猶太人、苛刻猶太人。

    和另一部電影「天馬茶房」相比教,我認為雖然這兩部電影的背景都是在一個相對沉重的時間點,但「天馬茶房」是一部悲劇,它迎來了絕望;「美麗人生」卻是一部悲劇與喜劇相融合的戲劇,它迎來了希望。「美麗人生」的結尾的確充分的表現出與它的片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當約書亞撲進母親懷中並大叫「我們贏了」的時候所露出的笑容,我真心的覺的那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燦爛的笑容了,而那個笑容是他的爸爸盡了全力、犧牲了生命保護下來的,屬於天使的笑容。

    我真心得祈禱,世界上的孩子們都可以永遠的露出這種天使一般的笑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ing 的頭像
    Jing

    倉鼠靖閻的創作小窩

    J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